转载|向“新”求“质”绘出“上扬曲线”——看柳工如何穿越周期韧性增长
发布时间:2024-09-23
面对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国内大环境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柳工却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绘出一条穿越周期“阴云”的上扬曲线。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柳工实现营业总收入160.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60.2%。其中海外营业收入77.12亿元,同比增长18.82%,占比公司整体收入的48.02%。
亮眼答卷的背后,既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跃升。近年来,柳工紧紧围绕“盈利增长、业务增长、能力成长”三大核心目标,深入实施“全面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全面国际化”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这个历经66年风雨洗礼的“老字号”在市场周期中坚强挺立,焕发新荣光。
国际化成增长新引擎
今年7月31日,柳工有史以来最大一笔订单——柳工千台设备在阿克拉独立广场正式交付加纳政府。
加纳总统表示:“加纳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次阿克拉政府采购柳工千台设备,对于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改善当地民生,具有深远意义。”
今年以来,柳工海外市场捷报频传:装载机单月海外销量超1000台,电动装载机单月出口超100台;平地机单月海外产销超200台;柳工电动产品闪耀欧洲、日本高端展会……
从出口单一产品到为客户提供智慧绿色机械和全面解决方案,从稳固新兴市场到强势突破欧美高端市场,历经22年的艰难探索与深耕,柳工国际化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道路。
目前,柳工拥有30余家海外子公司和机构、4大海外制造基地、500多家经销商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柳工2023年海外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柳工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成为近年来业绩增长的核心动能,平衡了行业周期波动。
掌握竞争发展主动权
在日前正式发布的首批7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中,柳工主导编制了3项,参与编制2项,为支撑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贡献了柳工智慧与柳工方案。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作为率先开启工程机械电动化新赛道的企业,柳工突破了电驱、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完成多项整机电动控制系统开发。目前共拥有11条电动产品线,是行业电动产品型谱较为齐全的提供商。
无论是在严寒高原,还是在高温、粉尘的钢铁、矿山、煤炭等众多复杂工况领域,柳工电动产品凭借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节能等显著优势走俏海内外市场,成功获得欧盟市场的CE认证,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累计销量突破5000台。
除电动化产品以外,柳工推出的全球首台商用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助力水泥企业高效运转,柳工智慧矿山系统在国内各大工况及印尼、南非等海外市场成功推广应用。
针对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呈现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柳工围绕机械装备“电动化、数字化、互联化、无人化、共享化”的“五化”应用,研发投入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智改数转网联步伐加快
8月26日,走进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纯电动和燃油装载机两条智能生产线“火力全开”,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通过引入高精度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物流系统,装载机智能工厂实现了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物料的智能立体化流转。”装载机智能工厂制造总监姚东旭表示,工厂目前具备年产3.1万台装载机,2000台平地机的能力,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
柳工全面推动生产智能化,致力打造“绿色、精益、智能、柔性”行业标杆工厂,形成一条清晰向上的发展路线。
今年年初正式全线运营的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自动化率超70%,生产效率提升20%,其“物流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荣获了“Find智能科技创新应用新锐案例”奖。
制造升级成“智造”,关键在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柳工依托旗下的智拓科技和七识科技正加速这一融合。前者根据企业的需求来研发和制造非标定制化机器人,协助企业完成和完善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后者全面承担起柳工数字化建设及运维业务,在智能工厂、数字化营销、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施工等方面为柳工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潜力
“近年来,公司成功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三全’战略,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成为公司穿越行业周期的最大助力。”近日,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曾光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说到。
混改后的柳工开展了一系列机制体制和内部运营变革,推动改革走向纵深,如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有效激发了经理层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企业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股权激励”进一步提高骨干员工工作自驱力和员工队伍执行力;同时创新市值管理工作,增强投资者信心……柳工通过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国企改革发展新模式,在搏击市场风浪中行稳致远。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波谲云诡的市场环境和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下,柳工将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深耕制造业,以长期主义打造百年品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